萬一地震建築物倒塌、共軍打來 沒電沒水沒食物如何自保?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災難或是戰爭時沒有電,沒有充足的水、瓦斯時,還能有食物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準備「保存期限長」的食品及簡易餐具,尤其是不用煮的罐頭(最好是易開罐或旋轉蓋)、餅乾、肉乾等食物。
一般民眾在自由民主且安逸的社會中,普遍缺乏對於緊急災難的防範與應對常識,這非常令人擔憂;況且俄烏戰爭的殷鑑在眼前,中共解放軍軍機頻頻擾台,造成台海緊張局勢,民眾應抱持何種態度?
成大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暨台灣外傷醫學會前理事長簡立建提醒民眾,平時就應該學會基本的急救常識與技術,有備無患。那麼該如何自救與助人?如何備妥必用物資?
生活當中,意外的事無所不在,更遑論陷入災難或軍事攻擊時。若能掌握基本急救常識和技術,萬一發生災難時,就可以自救或救人,也可避免因沒有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而造成遺憾的發生。
大出血應立即止血,以免危及生命
在平時,遇到一些較小或較表淺的傷口,應先用冷開水或乾淨自來水沖洗,再用優碘或是青黴素藥膏塗抹一遍,紗布包紮即可。每天換藥一次,如果沒有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可以將藥膏塗抹傷口一次,之後用乾棉籤擦去,再薄薄塗抹一次即可。
若有微小的異物插入傷口上(如碎玻璃或是小木屑),可用棉籤沾酒精擦拭傷口附近,再以小鑷子除去;之後比照小傷口一樣處理。如果是較大之物體插入身體,就盡量不去碰觸、壓迫或拔出,傷口可貼上消毒紗布,再將毛巾包圍在異物傷口周圍,纏繞繃帶固定,盡快送至醫院處理。
肢體因撞傷而出現血腫時,可在傷處覆蓋消毒紗布或乾淨毛巾,用冰袋冷敷半小時,再加壓包紮,以減輕疼痛和腫脹。若血腫持續變大或有出血狀況且傷勢嚴重者,要送至醫院檢查。但若是上肢無明顯變形,下肢仍可負擔體重走路,無明顯劇痛,骨折機會應該較小,在災難或就醫不便時,可不必急著送醫,持續觀察;如果疼痛沒有加劇,則持續觀察即可。
大出血時,應立即處理止血,以免出血過多危及生命,大出血徵象包括傷口血液是噴出或湧出的、隨著脈搏跳動流出的出血,或是衣物已被血液浸濕,這時可採用以下幾種止血方法:
❶直接加壓止血法:在傷口上以手掌用力按住直接加壓,若懷疑有骨折或出血傷口內有異物時,就須送醫;不可使用菸草塗抹傷口,那會嚴重污染傷口,製造感染。
❷止血帶止血法:用衣物、皮帶或寬布條(寬度最好在3~5公分左右)等長條物,綁住出血部位或出血點的肢體上方(也就是近心端),制止血液流動。綁上後註明綁的時間,然後盡快送醫。
❸如果是有組織缺損、有深度的傷口,可用乾淨的布填塞在傷口內,再進行直接加壓止血法。
燙傷應遵循「沖脫泡蓋送」原則
一旦發生燙傷,應遵循「沖脫泡蓋送」原則:
❶沖:在燙傷部位立即「沖」冷水,小心而大量地沖至少30分鐘。
❷脫:把燙傷部位的衣物「脫」掉,小心剪開泡在冷水中的衣物,並輕輕地去除黏覆於傷口的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