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 4 月, 2025

搖滾爺奶說故事 開啟老年新想像

【記者李藴璇、蔣帆威/台北市報導】老了就什麼都不能做了嗎?面對高齡化社會來臨,林宗憲(巧克力老師)以此為起點,創辦搖滾爺奶,藉由說故事培訓,活化銀髮人力,提高長者社會參與,用繪本開創第二人生,翻轉老年刻板印象,體現「活到老、學到老、用到老」的精神。

從故事島到搖滾爺奶 戲劇化的教育理想藍圖

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的林宗憲,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家境並不富裕。為擺脫經濟壓力窘境,他開始在兒童劇團表演、說故事。對林宗憲而言,兒童劇團不只平日能上班,不時還有機會到校園進行演出,抱著演兒童劇不會餓死的心態,林宗憲踏入了說故事的大門,就此與繪本結緣,愛上說故事。

↑搖滾爺奶透過繪本表演開啟老年生活。攝影/蔣帆威

對林宗憲而言,繪本並不僅僅只是說一個故事而已。書中角色的互動與對白都是具有發人深省教育意義的。也因此,他於2005年創立「故事島」,帶領一群故事的哥哥姊姊們,希望能以更生動活潑的方式與兒童互動,打造一個充滿歡笑的學習樂園。

隨著故事島每年創造破千萬的營業額,培養出了一批說故事高手,創業成功的同時,林宗憲也開始注意到故事島逐漸必須迎合市場需求,說的故事、辦的活動,不再是以兒童為主,而是為了符合孩子父母的期待。「說故事」被商業化,也逐漸背離了林宗憲創立的初衷,失去了說故事的純粹,面對著充滿銅臭味的日子,使他開始思考人生的本質,決定結束經營了十五年的故事島,在2017年進行二次創業,創立「搖滾爺奶」。

↑人稱巧克力老師的林宗憲以繪本帶領學員思考生死、離別議題。攝影/蔣帆威

用搖滾引起眾聲喧嘩 聽見長輩心聲

隨著少子化時代來臨,親子產業不再是主力市場,離開故事島的林宗憲注意到了高齡族群的心理健康狀態在社會中容易被人忽視,從而忘記其實長者也需要被治癒。

根據衛福部調查顯示,在台灣,每年超過65歲以上,每十萬人中自殺率皆高於25,長者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造成自殺的一大主因就是憂鬱症。然而台灣對於高齡族群心理健康關注卻少之又少,林宗憲希望用搖滾的精神讓銀髮族的聲音能夠被大眾聽見,用說故事的方式重新點燃長者心中的一把火,鼓勵他們走出舒適圈,證明年紀大了並非什麼都不能做,一樣可以活得自信、活得精彩。

重新與社會接軌 教長輩「斷奶」不依賴

高齡族群之所以不被當作市場,在於社會在面對長者時,直接將高齡納入長照範疇,尊敬老人的刻板印象讓人不敢對老人有所要求,從一開始就將長者放在不平等的位置上。這也讓林宗憲思考,在為長者服務的同時,除了長照與做志工,還能做些什麼?

將表演藝術與教育結合,林宗憲決定開設熟齡長者說故事課程,帶領長輩在每次六小時的課堂中專注討論一本繪本,進入故事的世界。

在課程中的林宗憲也拿出故事島培訓哥哥姐姐的教學精神,化作嚴厲的巧克力老師,當長輩忘詞、超時,就會不假辭色的指出錯誤。林宗憲強調,和長輩相處需要的不是「尊敬」而是「尊重」,尊重他們的知識、專業和年紀,但不因為尊敬而無條件滿足長者,反而會讓他們失去學習的機會。

大部分人對於長輩總是過度小心呵護,卻忘了他們與我們一樣,變老的同時也在長大,林宗憲希望藉由上課給予壓力,拋開年齡的界線,用平等的態度面對,長者才能與時俱進,跟上世代。

↑搖滾爺奶透過繪本帶領熟齡長者重拾自信。攝影/蔣帆威↑不只講繪本,在搖滾爺奶課程中也會討論生死、離別議題。攝影/蔣帆威↑在討論繪本過程中帶入生命議題,和學員一起重新想像老齡生活。攝影/蔣帆威↑在練習舞台上故事說的不好就會被象徵壓力來源的紙筒敲擊懲罰。攝影/蔣帆威↑熟齡長者通過練習故事說繪本,開啟第二人生。攝影/蔣帆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