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1 4 月, 2025

耳朵附近腫塊竟是痛風、糖尿病…4疾病徵兆!教你看出病徵,及早治療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隨著年齡增長,民眾多多少少都會出現大小毛病,有時甚至毫無自覺。不過,此時若能及早從身體徵兆看出病症,即可及早介入治療,改善身體狀況。日本專家指出,從耳朵就可以看出4個嚴重疾病的徵兆。

痛風:耳朵外側出現無痛腫塊

衛福部臺中醫院衛教資料指出,痛風主要因體內普林代謝異常,而使尿酸過高,當尿酸鈉鹽沉積在關節腔中,就恐造成來去如風極度疼痛的關節炎。

而相信許多民眾也同樣有痛風只會出現在關節、腳拇指等處之印象。不過石原診所院長石原結實指出,由於痛風結節容易出現在體溫低的地方,因此耳朵外側也有發生的可能性。若出現耳朵不會痛的小腫塊,就可能是痛風了。

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馨仁也曾於節目分享,曾有病人耳殼旁長了一個很小的「腫瘤」,輾轉看了許多科室仍查不出病因。就診時看了過去病史才發現該病患有吃降尿酸藥物,推測可能是痛風石,而化驗後也證實了這一點。

張馨仁醫師分享,痛風石不僅會長在關節、腳踝,除了耳朵外,也曾有案例是長在聲帶上。因此民眾若發現耳朵上出現莫名小疙瘩,不妨及早前往醫院診斷,以免痛風進一步惡化,若在關節上出現,恐就苦不堪言囉。

糖尿病:耳朵下方腮腺腫脹

糖尿病不僅為台灣常見的十大死因之一,根據國衛院的「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台灣糖尿病盛行率已超過11%,人數已過230萬,其中9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然而棘手的是,許多人並不清楚自己罹患了糖尿病,當確診時往往已持續高血糖多年。

不過,根據石原結實醫師的說法,耳朵下方的腮腺若腫起來,最初可先懷疑是流行性腮腺炎等病症,然而若是不會發熱也不會痛,就有可能是糖尿病。由於糖尿病會使胰臟運作低下,與胰臟類似運作模式的腮腺若腫起,就可能是在彌補胰臟的工作。

日本胰臟、內分泌學權威,前長崎大學醫學部第一內科教授高岡善人也曾教導外來實習的學生,若是中年以上的民眾耳垂下方持續膨脹,糖尿病的可能性相當大。他主張,腮腺是產生消化酵素澱粉酶之處,與胰臟有類似的功能,當胰臟因糖尿病使得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了幫助胰臟,腮腺就會代償而腫起。

石原結實也從臨床上發現,平時的糖尿病患與糖尿病潛在患者腮腺腫起的狀況非常多,由於包括糖尿病潛在患者在內,日本糖尿病患已超過2000萬人。若民眾還未得知自己罹患糖尿病,或許可藉由觀察耳朵下方是否腫起,及早至醫院治療,以盡快穩定血糖。

肢端肥大症:耳朵整體腫大

石原結實指出,肢端肥大症是因腦下垂體長腫瘤等原因,導致成長荷爾蒙過度分泌的疾病。若是已停止成長的大人得病,便會出現耳朵變大、眼睛與眉毛上方骨骼、下巴突出等狀況。

根據長庚醫院衛教資料,由於腦下垂體的生長激素分泌腺瘤生長緩慢,外觀症狀病人不易察覺,發現時腫瘤往往已大於1cm。幸好,治療方式繁多,除了手術摘除外,也可透過放射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進行控制,可延長病人壽命並改善病人外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