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1 4 月, 2025

中暑昏迷恐傷及腦神經 醫籲:送醫搶時間降溫

(記者葉靜美/彰化報導)彰化沈姓男子日前在中午除草時中暑昏厥,體溫飆到40.7度,經送彰化醫院緊急進行插管及降溫,救回一命。醫生除呼籲中暑昏迷應馬上送醫搶時間降溫,也提醒民眾,夏天大量流汗時,除了喝水,更要補充電解質。

夏天要多喝水,大量流汗時,更要補充電解質。(記者葉靜美翻攝)

沈男日前在工作除草時昏倒,送醫時意識昏迷,呼吸急促,體溫高達40.7度,橫紋肌溶解症嚴重,引發全身器官多重衰竭,經插管給予3500毫升的低溫生理食鹽水,身體並以冰塊覆蓋,降溫後送加護病房,再以降溫器連續施救,經搶救後才慢慢好轉。

彰化醫院急診室副主任郭書顯表示,中暑是指高溫環境下,身體難以散熱,造成體溫超過40.5℃,合併意識混亂、意識不清,這是熱傷害中最嚴重的;一般人在夏天高溫時引發不舒服,常會說自己「中暑」了,其實是熱衰竭,指的是身體在高溫下持續流汗,未補充適當的鹽分及水分,造成全身性不舒服,但體溫大多是正常的;另外,當汗水爆量時,常會造成肌肉抽筋疼痛,稱為熱痙攣。

冰箱取出低溫生理食鹽水。(記者葉靜美翻攝)

郭書顯指出,在夏天一定要有充足的水分,過度流汗不僅水分流失,電解質也會流失,易造成熱痙攣,也可能引發熱衰竭,甚至中暑。所以,不僅要補充水分,也要補充電解質,譬如說,吃香蕉補充鉀離子,喝鹽水補充鈉離子,喝運動飲料補充鈉、鉀、鎂等電解質。

彰化醫院副院長陳殷正指出,中暑昏迷後,若不在短時間內快速降溫,即使救得回來,也難以恢復原狀,大部分腦神經會受損,民眾千萬不要輕忽中暑,最重要的是「早發現、快降溫」。

彰化醫院副院長陳殷正指出,民眾千萬不要輕忽中暑,最重要的是「早發現、快降溫」。(記者葉靜美翻攝)

陳殷正表示,老年人器官功能比較弱,禁不起熱傷害;智能障礙或表達障礙者,可能不會表達熱的感受,不知道要喝水,等到中暑了,常要昏厥才會被發現,是最危險的族群,也是最易釀成憾事的族群。

彰化醫院急診室副主任郭書顯表示,夏天過度流汗,不僅要補充水分,也要補充電解質。(記者葉靜美翻攝)

相关文章